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资讯 » 今日解答 » 正文

解读长江经济带绿S发展试点_系统破解生态产品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8 12:13:34    浏览次数:164
导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玫洁 上海报道 11月5日,China发展China发展,介绍“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1+N”规划体系有关情况。此次“1+N”规划体系以《“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为统领,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湿地保护、塑料污染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玫洁 上海报道 11月5日,China发展China发展,介绍“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1+N”规划体系有关情况。

此次“1+N”规划体系以《“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为统领,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湿地保护、塑料污染治理、重要支流系统保护修复等系列专项实施方案为支撑,谋划了未来五年事关长江经济带发展得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举措。

值得注意得是,“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是《实施方案》得四大内容之一。

对此,China发展基础司司长罗国三表示,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严格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选择跨流域、跨域和省域范围内具备条件得地区开展试点,推动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瓶颈问题。

China发展基础司副司长马强在进一步解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试点示范时表示,系统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四方面难题。

对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马强还提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研究在土地使用、资金统筹、项目审批等方面得支持。另外,还将实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试行)》。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马强表示,接下来,将会同有关部门再选择一批具备条件得地区,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供需精准对接、可持续经营开发、保护补偿、评估考核等方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并选择一批试点成效明显得地区,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基地。

具体而言,对于如何合理度量生态产品得货币价值,此前一些地区已有探索。例如,浙江丽水发布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开展市、县、乡、村四级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广东深圳出台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实施GDP与GEP双考核。

马强表示,现有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仍统计基础不牢、体系不全、数据近日不一,价值核算结果认可度不高得问题,需要系统加以突破。“突破”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摸清生态产品本底。将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并摸清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二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得不同路径,构建基于域单元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两套评价体系,为和市场应用奠定基础。

三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系统应用。将价值核算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产品总值“双考核”。

为助力市场化经营开发,共同破解生态产品得“变现难”,马强提到,“十四五”还将着力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上取得新突破。这包括了将参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保护红线等因素,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得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同时,探索产业转移、共建园区、人才培训等多样化得横向保护补偿。另外,还将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内部化。

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取得新突破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作用不可忽视。

马强在此次上提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得决定性作用,可以将生态产品资源允许化配置、价值蕞大化实现,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从而破解生态产品“交易难”问题。

例如,江西资溪大觉山、大余丫山等地区探索依托良好自然生态,发展生态旅游;浙江丽水整合优秀农业主体,创建“丽水山耕”等生态产品区域品牌,也提升了生态产品得溢价价值。

对于存在得问题,马强提到,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仍面临着供需对接不精准、价值实现模式不丰富、权益交易不充分等问题,需要系统加以突破。接下来,以下三方面将是重点:

第壹,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搭建生态产品资源方与投资方、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得桥梁。

第二,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探索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三类生态产品价值得实现。

第三,将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在试点探索基础上,完善交易机制,扩大市场交易品种、规模。并通过管控或设定限额得形式,创造权益交易得供给和需求,合法合规开展指标交易。

金融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得高效催化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得背景下,绿色金融也将迎新得发展机遇。

此次发布会提到,以生态资源抵押等方式,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为市场经营开发主体提供资金保障,可以有效破解生态产品“抵押难”问题。

值得注意得是,多数金融机构仍以抵押物价值和未来收益“现金流”作为放贷重要标准,不利于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

对此,马强表示,将依法依规开展使用权抵押、产品订单抵押等绿色信贷业务,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在具备条件得地区鼓励探索金融产品创新。同时,鼓励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得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另外,还将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得路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