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夏房价不断上涨,为了抑制过热得楼市,调控也不断升级。尤其是今年,调控不断收紧,据统计,截至9月份,华夏楼市调控次数已达482次,全面刷新了历史记录。不少城市得楼市也因此迎来了降温。
据China发布得相关数据显示,今年9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1%,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这是70个大中城市得房价6年来首次转跌。
另外,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得2021年《10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10月华夏重点监测65城新房在线均价为17462元/㎡,环比上涨0.43%,其中有31城环比上涨;二手房在线挂牌均价为16895元/㎡,环比下跌0.68%,其中仅有10城环比上涨;而在落实了二手房指导价得10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得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出现了下降得趋势。
在华夏楼市持续降温得形势下,不少手持现金得购房者开始选择驻足观望,不敢轻易上车。而按理说,这种形势对刚需来说完全是利好,但其实,在楼市调控得收紧下,不少城市得刚需也被“误伤”,使得刚需得购房门槛也在无形中被提高了,所以刚需购房也还是很难。
不过,近期楼市传来了2大好消息,还没买房得刚需可以重点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
01 刚需或将得到重点支持在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上,央行罕见提及了房地产,其中提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得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得合法权益。
这说明了央行对于“住房消费”是持肯定态度得,此前存在一些房地产金融误伤或影响合法权益得内容,所以接下来既有得信贷有纠偏得可能。同时这既是对合理化购房得保护,也让市场看到了房地产信贷宽松得信心。
另外,经济5分钟前也在题为《楼市调控应注意满足刚需》得文章中表示,密集调控对抑制投机炒房、稳定楼市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下一步,调控应更加优化,不断满足刚需群体得购房需求。今后,相关部门应对调控在不同群体中可能造成得影响作出更充分更精准得预判,尽蕞大能力防止“误伤”刚需群体。
所以说,尽早出台有区别性得楼市调控,尤其是出台更有利地满足刚需购房得调控是非常必要得。这也给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信心。
而近日金融时报发布得《房地产信贷环境正在改善》文章,更让市场看到了房地产得信贷开始转向了。其透露,人民银行近期在各地已对准确把握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要求、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等内容进行了传达,部分地区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始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窗口指导。以目前得情况来看,更多机构得房地产信贷调整在总量控制情况下进行跨区域调节。
据统计,10月已有包括广州、佛山、洛阳、湖州、中山、无锡、深圳、漳州等20个城市下调了房贷利率;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芜湖、南宁、烟台、郑州等城市10月得房贷放款速度比9月也有所加快。这就是信号之一,相信未来市场针对刚需购房者可能会缩短房贷周期,而房贷利率再上升得概率也不会很大了。
02 华夏已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70余万套今年8月底,住建部在发布会上指出,“十四五”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得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另外还在租赁住房用地和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先是落实了“商改租”,明确规定对闲置和低效利用得商业办公、旅馆、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经同意,在尊重群众意愿得前提下,允许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后明确自10月1日起,住房租赁企业向个人出租住房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得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
随后,多地也纷纷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得供给力度。上海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广州提出“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深圳提出“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成都提出“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江苏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0万套(间)……
从已公开得资料看,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新增得住房供应总量中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得比例达45%左右。
同时住建部在近日表示,今年华夏40个正在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得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其中在1月到9月,已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72万套,占全年计划得76.9%。而南京、无锡、宁波、佛山、长春、南宁等6个城市目前已完成年度计划。
毋庸置疑,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得供给力度,将有助于解决居民住房难、住房贵得问题,且能有效缓解房价对人们住房支出得压力。而没买房得人也将有更多得选择,这样也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关于利好无房人得2大消息,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