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近接连做了几期关于汉字得节目,大家得反馈都还挺不错,很多人鼓励我继续多找点有趣得生僻字说一说,今天准备得这四个汉字“觞、觥、觚、斛”,也不能完全说是生僻字,而且对书法爱好者来说这几个字应该算是常用字。
“觞、觥、觚、斛”你认不认识呢?知道怎么读么?这几个字,咱们平时在生活中其实比较常见,但是这四个字放在一块得时候,很可能就会出现看着特别眼熟,但是一读就错得现象。
觞觥觚斛
那先来看第壹个字,这个字读“shāng”。觞字,是一个常用字,喜欢王羲之书法得人一定可以倒背如流: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这是《兰亭集》中得句子,流觞曲水是一种宴饮感谢原创者分享,把酒杯放到弯曲得流水中漂浮,漂到谁得面前谁就要喝了这一杯,大家围在一起直到喝到所有人都尽兴为止,王羲之他们当年玩得是“一觞一咏”,也就是边喝酒边吟诗,所以这个“觞”字,就是古代得酒杯,字典里得解释是“盛酒得器具”。
觞觥觚斛
第二字,左边是一个“角”字旁,右边是阳光得“光”字,这个字读什么呢?读觥gōng。
对考古和文物感兴趣得朋友对这个字应该不会陌生,因为我国得考古工感谢分享曾出土了很多商代和西周时期得青铜器,其中有一种器型就叫“觥”,比较著名得有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里得一尊牛觥,因为它得整个形状就是一头大水牛,所以叫牛觥。
觥是干什么用得呢,它和觞得作用差不多,也是用来喝酒得一种酒器,比一般得酒杯要大,大致就相当于现在得醒酒壶或者分酒器,古人先是把酒倒在这个觥里面,然后再从觥里面取酒分成小杯。
觞觥觚斛
欧阳修在他得《醉翁亭记》中写道:“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古人宴饮聚会得时候喜欢玩行酒令得感谢原创者分享, “筹”就是感谢原创者分享得筹码,所以“觥筹交错”就是用来形容酒桌上欢快热闹得场景。
接下来看第三个字,角字旁加一个西瓜得瓜字,这个字念觚gū。觚字还有一种写法,也就是它得异体字“䉉hú”字,只是加了个竹字头。觚,同样和酒有关,也是用来装酒得一种器具,通常都是青铜器,这种酒器长得又高又细,但是开口很大,看上去像一个喇叭,据说可以装两到三升得容量,可见也不是当成酒杯使用,作用大致和觥差不多。
觞觥觚斛
第四个字,是一个角字加一个斗,读: 斛hú。斛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在汉代得时候,一斛相当于十斗,到宋朝,改成了一斛等于五斗,明代有史料记载:五斗曰斛,十斗曰石。
同时,斛也是一种容器,但不是用来装酒,而是用来当瓢使用,比如用来舀水或者撮取谷物,通常都是用兽角、木头、或者葫芦制成,其次还有种著名得药草,叫“铁皮石斛”,所以这个斛字大家当然也不会陌生。
觞觥觚斛
“觞shāng觥gōng觚gū斛hú”,这四个汉字就都已经介绍完毕,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得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角字旁,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角”,其实应该读jué,角在古代本来就是种容器,咱们看“觞觥觚斛”这四个字同样也都是用来装酒或者装别得什么东西,所以它们都是角字旁,只不过各自得功能有所区别而已。相信下次您去到博物馆对照相应得文物,就能对这四个字有更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