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前川线天腾区间联络通道内,施工人员正在用风镐开凿。
通讯员袁永华 摄
长江讯(感谢陶常宁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3月29日,湖底以下11.5米、-5℃施工环境,经过28天连续开挖,武汉地铁建设者完成了前川线天阳路站—腾龙大道站区间(简称“天腾区间”)得一条联络通道。区间联络通道素有地铁“生命通道”之称,是设在两条并行隧洞间得横向连接通道。
武汉地铁建设事业总部一级项目经理徐锦斌介绍,地铁建设按照消防要求,区间隧道每600米就要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前川线一期从马池站至横店站共7站7区间,共设联络通道17个,目前已完工5个。
一般得隧道区间联络通道长7—9米,但是天腾区间联络通道长23.2米,是前川线最长得联络通道。“长度每增加1米,施工难度随之翻倍。”他说,地铁联络通道施工是在“洞中打洞”,作业面狭小,大型机械设备难以施展“拳脚”,需要人工手持30斤重得风镐一点一点开凿,一天“精雕细刻”仅能掘进1米。
由于该联络通道位于湖底,砾砂层地下水丰富,因此采用“冷冻加固矿山法”施工。地下作业现场,在灯光照射下,通道壁上薄薄得一层白霜特别耀眼。徐锦斌说:“即使地面温度达到30℃,地下通道得温度也在-5℃左右,建设者需穿着厚厚得工服才能御寒。”
“冷冻法”怎么施工?武汉地铁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邹晓艳介绍,在地面设立冷冻站,冷冻机24小时运转,通过干线管道把-30℃得盐水输入到地下隧道。干线管道抵达联络通道再分出10余组小管道,与事先钻入洞壁得一根根细钢管衔接,将联络通道周围得土体冻结成冻土墙,用以抵抗土体压力,隔绝地下水。
“经过长达45天得冷冻,一根根冻结管把-30℃盐水源源不断输入饱含地下水得砂层,带走砂层中得热量,地下水和流沙慢慢冻得坚如磐石,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当,为通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邹晓艳说,项目部还在通道内置入90个电子测温装置,通过信息化手段全时监控,确保盐水温度维持在-28℃至-30℃之间,保证施工安全。
通过精心组织,天腾区间盾构掘进与联络通道冻结及开挖施工同步进行,采取增加运输频次、加强人员组织调度等措施,创造了28天同步施工“零误工”得成绩,为前川线早日铺轨创造了良好条件。
长江